生活中有時會聽到茅台酒、馬奶酒,你知道他們到底是什麼嗎?

這篇我們將帶你認識茅台酒、馬奶酒這兩種酒類!

廣告

馬奶酒是什麼?

酒類警示標語
馬奶酒製造袋
圖片來源:photo AC(馬奶酒的製造袋)

有一種非常特別的酒,所有的酒都是由果實、穀物、根菜等,也就是由植物製成的,但這款酒卻是由馬的奶,也就是馬奶製成的酒。製造這款酒的國家是牧畜大國蒙古。

到這裡,如果你很快地下結論:「是喔,是用馬奶做成的酒啊!」

會有點問題,因為奶不是植物,奶是水與蛋白質的混合物,麴與酵母應該無法利用蛋白質作為它們的營養來源。這就像叫獅子吃羊羹過活一樣荒謬,獅子需要的是肉,而釀酒需要植物(糖分)。

所以馬奶酒怎麼製成的?

酒類警示標語
製作馬奶
圖片來源:photo AC

其實奶中也含有糖分。正如前面章節介紹的牛奶的發酵那樣,牛奶中含有約4% 的乳糖。所有的奶都含有乳糖,但馬奶與人奶(母奶)的含量特別高,都含有7%以上的乳糖。

一如先前所見,乳糖是由葡萄糖與半乳糖結合而成的。馬奶酒就是由來自這種乳糖的葡萄糖再經過酒精發酵後的產物。

酒類警示標語

要製作馬奶酒,只需在馬奶中加入相當於酵母的菌酛(例如剩餘的馬奶酒等),然後不斷攪拌。據說,經過2~3 天的攪拌,攪拌次數達到數千到一萬次,就可以製成馬奶酒了,真是辛苦的勞動。

不過,實際上可能是馬在進行攪拌。菌酛則是使用喝剩下的馬奶酒,以及風鈴草之類的野草等。

然而,儘管如此費力,馬奶酒的酒精含量只有1~2%,因此它更像是一種普通的飲料,而不是酒。但將它蒸餾後製成的蒸餾酒「arkhi」,酒精濃度就會一口氣提高到7~40 度了。

廣告

茅台酒是什麼?

酒類警示標語
貴州茅台酒
圖片來源:貴州茅台

擁有四千年歷史的中國,酒的種類相當多。通常,說到中國菜就會提到中國酒,而且多半會提到有「老酒」之稱的紹興酒,但在中國,被稱為國酒的是茅台酒。

茅台酒是蒸餾酒,酒精濃度曾經高達60% 以上,但目前大約為45%。它的特點主要在於香氣的高度與強度,具有獨特的濃郁芳香。以我個人的經驗,它的芳香比酒精更讓人迷醉。

據說日本前首相田中角榮一晚可以乾掉一瓶45 度的老伯威士忌(Old Parr),但當年他訪問中國時,卻因不斷被茅台酒乾杯再乾杯而酩酊大醉,不得不被祕書攙扶著退場。

所以茅台酒怎麼製成的?

酒類警示標語
酒類發酵
圖片來源:photo AC

茅台酒的原料是中國的主食高粱,因此原料與日本酒與威士忌沒什麼不同,不一樣的是發酵方法。

茅台酒的釀製從麴開始。首先將大麥或小麥等研磨成粉,加水混合,然後整形成磚,放在溫暖的房間裡,天然的麴菌與乳酸菌等會繁殖而變成麴。然後將蒸熟的高粱與麴混合,放入挖好的「發酵窖」(窖即是坑穴,用於貯藏物品),再用泥土覆蓋住,讓它在土中發酵。

先前製作的麴與用於製造日本酒的麴不同,它不僅會進行糖化,還包含了進行酒精發酵的微生物、酵母。因此,它是以固體的狀態同時進行糖化與酒精發酵,最後變成一種含有酒精的粥狀物。

換句話說,它與普通的釀造酒不同,不是在水分充足的液體狀態下發酵,而是以固體狀態進行發酵。這種特殊的發酵方法稱為固態發酵,是中國釀酒法的特色之一。據說在中國某些地方,人們會將這種粥狀物倒入杯中,用吸管喝掉其中的液體部分。

酒類警示標語

幾個星期後,將發酵好的材料挖出來,在粥狀物中加入能夠讓蒸氣通過的稻殼或花生殼等,進行蒸餾。這種方法稱為「蒸氣蒸餾」。

將(中國式的)麴放進蒸餾出來的液體中,再次進行發酵。進行幾次這樣的步驟後,將透過蒸餾收集到的液體裝進瓶中進行長期陳釀,這就是茅台酒。

因為固態發酵的關係,發酵過程並不是均勻進行的,各部分的發酵狀態不同而影響著茅台酒的香氣。發酵窖中有著該發酵窖特有的雜菌,一般認為就是它們賦予了茅台酒獨特的風味。

茅台酒是一種神奇的酒,絕對值得一試。

【讀冊×iGood】$50專屬優惠!

  • 使用期限:即日起至2024/06/30
  • 使用辦法:全館商品消費滿$599,並輸入專屬序號【igood20242】,即可享有$50折扣優惠
搞懂「發酵」看這一本就對了!

搞懂「發酵」看這一本就對了!

作者:齋藤勝裕/譯者: 林美琪

NT$ 380

想要了解「發酵」這回事,讀這一本就夠啦!

發酵食品有哪些呢?味噌、醬油、納豆、柴魚、漬物等等傳統食品之外,還有麵包、起司、優格、香腸、醃菜等世界各地的種種食物。此外,日本酒、燒酌、啤酒、葡萄酒、威士忌等酒精飲料也都是發酵食,更別提茶葉、咖啡等等日常飲品了。


關於發酵,不僅僅是製作食品時或者相關從業人員該懂的事,食、衣、住、用都離不開「發酵」的人們,若能理解發酵,更可以吃得安心、喝得歡喜,日常更便利、生活更有趣。


身為化學家的作者,從碳水化合物、蛋白質、微生物等基礎知識開始,深入淺出地講解調味品、肉類、魚類、植物、乳製品等各種食品的發酵機制,更完整細述了農業、織物、能源、現代化學與發酵技術之間的關係。

  • 出版社:遠足文化

  • 出版日期:2024/0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