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日本的「72小時生存包」、德國每戶必備的「家庭危機箱」,到瑞士為應對災難設置的個人備援倉儲,各國早就把「備災」當作生活的一部分。而我們,多數人直到地震發生、空襲警報響起時,才意識到自己什麼都沒有準備。
2027 的地緣政治局勢越來越不穩,不只是新聞在說,全世界的人都開始悄悄準備。不是因為恐慌,而是為了給自己多一點選擇權。今天要介紹的這兩款防災背包,正是從災後逃生到野外生存都能派上用場的「行動版底線」,一款不到 $1,500 就能入手的地震防災避難包,以及配備升級、近 $1,000 的 Do House 頂級防災求生包,價格合理、準備無壓力。
一包在手,關鍵 72 小時不慌亂:地震防災避難包・戰爭包

( 圖片來源:PCHOME )
在災難發生時,最寶貴的不是金錢,而是時間。不是你能跑多快,而是你是否已經準備好。這款地震防災避難包/戰爭包,就是為了那「突然來臨的 5 秒鐘」所設計的──無須思考、無須整理,只要拉起背包拉鍊、上肩就走。
這款實用的行動裝備組。每一項物品都是為了應對「你可能沒想過的狀況」而存在的,從避難、求援、防寒,到簡易求生,通通一包備齊。整體設計強調輕量、易取、模組化,背著不笨重、打開也不混亂,讓你在最混亂的時刻,保留一絲冷靜與行動力。
【內含物品一覽】
- 背包 1 個|符合人體工學設計,重量分散、快速上肩,即使夜晚中、地震後、人群擁擠的情況下,也能一把抓了就走。
- 警報器+哨子|受困瓦礫、迷失方向或遇險時,只要有聲音就有機會,這兩樣是讓你「被發現」的聲音。
- 輕便雨衣|不是每場災難都發生在好天氣裡,這件輕便雨衣可應付突來風雨,也能臨時充當保暖或遮蓋布。
- 棉質手套+保溫急救毯|保護雙手、應對破損地形,防止失溫與寒風直接侵襲。尤其在等待救援時,急救毯能保住核心體溫。
- 萬用瑞士刀+野外求生工具|內含剪刀、開罐器、小鋸、針線、火石等超過30種功能,不論是開封物資、修補裝備、點火煮食、處理緊急狀況,一工具抵多項。
從城市逃難到野外求生:Do House 嘟嘟屋防災求生包

( 圖片來源:PCHOME )
如果說避難包是災難發生當下的第一線,那麼 Do House 嘟嘟屋的全黑防災求生包,就是當你需要走得更遠、撐得更久時,真正能倚靠的升級裝備。
整體設計採用軍規風格的戰術背包,ACU 迷彩外觀沉穩低調、容量彈性靈活,兼具外型與功能性。裡頭內建超過 30 種以上的實用工具,從災後應變到野外求生,一包打包所有應急需求。
【內含物品一覽】
- 戰術包|主體背包,支援模組擴充,可收納多層分類
- 多功能斧頭鎚|集斧頭、鎚子、刀具、螺絲起子於一身,應對突發障礙或簡單破拆
- 戰術筆+手電筒|可當筆、破窗工具,自備照明功能
- 求生哨+登山扣+口哨+指南針|定位與發出求救訊號的基本四寶
- 打火石+點火管+蠟光棒|備援生火與照明手段,即使無電無光也能自保
- 多功能工具卡+多功能手鍊|攜帶方便,可當開瓶器、鋸齒刀、螺絲起子使用
- 防滑手套+棉質繩索+求生繩|穿越瓦礫或應對高處、臨時紮營都能用上
- 水瓶扣+剪刀+別針|支援日常操作與臨時處理傷口衣物
- 軍工鍋叉匙三合一組|可煮可吃,避免因共食或未清洗用具造成疾病
- 急救包(含棉片、紗布、酒精片)|處理外傷、止血包紮
- 吹火管+釣魚裝備+生火工具組|如需長時間野外求生,有助尋找食物與烹煮
- 雨衣×2+保溫毯×2+帳篷布|保暖、防雨、野外睡眠或遮蔽處的臨時搭建
在停電、斷訊、求援遲到、孤立無援的48小時裡,這絕對是能維持自我行動力的核心裝備。別看它沒有鮮豔標語、也不主打花俏包裝,但真正懂裝備的人一眼就能看出這不是「假裝準備」的道具,而是為真正危機而生的實戰型防災包。放一包在家中、車上,或是戶外裝備倉庫裡,你就不再只是被動等待的角色,而是擁有選擇與行動能力的人在現實世界裡,一種該給自己的保障。
防患於未然。危機未至,行動已先行。
每次災難發生後,新聞總會出現一句話:「大家都說,早知道就準備了。」現在你已經知道可以準備什麼,那麼這一步就不該再拖延。
一款能陪你走出危機的防災包,不只是備用品,更是有想清楚怎麼保護自己與家人的行動證明。地震、戰爭、停電、天災⋯⋯沒有人能預測下一次什麼時候來臨,但你可以決定:當那一刻真的來臨時,你手上是空的,還是早已背好這一包?現在就能用 $1,490 入手輕巧實用的避難包、驚喜優惠$859 帶走配件齊全的頂級求生包。準備,不再是難事,也不該再有下一次的「早知道」發生。
封面圖片來源:Pchome
本文章所有內容均由編輯撰寫,我們可以由閱覽者的點擊購買行為中獲得由第三方平台提供的導購分潤收入。
文章提及的內容與價格是文章發布當下的資訊,目前可能已有變化,詳情請參閱購買連結。
本文作者:Sopheruna